【健康專訪】餵母乳媽媽乳房紅腫以為乳腺炎 服用抗生素沒好轉揭患乳癌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0/12/14 15:22

最後更新: 2020/12/19 12:50

分享:

分享:

一名30多歲的媽媽發現自己乳房皮膚紅腫,及後發現是確診乳癌。

乳癌是本港頭號癌症,本港女性患者的發病年齡中位數為57歲,乳癌常見的徵狀是出現腫塊,不過有外科醫生指出,一些徵狀也被患者忽略,例如有餵母乳媽媽,突然發現自己乳房皮膚紅腫,在服用抗生素後,情況依然沒有好轉,及後確診乳癌。

根據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資料顯示,2018年有4,618名女性患乳腺癌,有753人死於此症。中大醫務中心外科專科醫生梁小蘭接受TOPick訪問時指出,乳腺癌的患者大多為40至60歲,常見的徵狀一般是有硬塊,惟其他徵狀亦不可以忽視,包括乳房皮膚有紅腫不退、有潰瘍;乳頭損爛、滲漏,或鎖骨、淋巴有腫脹等。

中大醫務中心外科專科醫生梁小蘭指出,有患者忽視乳癌徵狀,延誤求醫。(文子健攝)

她指出臨床上接觸過一些年輕患者,一名30多歲的媽媽在餵哺一個多月母乳後,突然發現自己乳房皮膚紅腫,以為是乳腺發炎,服用了數星期抗生素後,情況依然沒有好轉,及後求醫時發現是確診乳癌。

梁小蘭解釋,估計有關情況的出現是因為當癌細胞堵塞了淋巴系統,會有機會令到乳房皮膚紅腫、灼熱的,令患者以為是乳腺炎,提醒女性要注意乳房有沒有出現異常的情況。

如果不幸患上乳癌,又有何治療方法?梁小蘭表示患者的治療可分為手術、化療、電療、打標靶針,以及口服賀爾蒙藥等多個階段。她稱,治療方案及先後次序須視乎確診腫瘤期數及特性而定,若乳癌擴散亦或會影響骨、肝、肺等器官。

不過她指出,以香港為例大部分確診病人都是第一、二期之間,如果患者需要接受手術切除,手術可分為局部切除乳房及全乳切除,在進行手術時,醫生亦會按照病人情況,考慮安排腋下前哨淋巴檢查,以檢查癌細胞是否波及腋下淋巴,若是晚期乳癌,就會考慮先以化療作治療。

她稱現時技術可盡量將疤痕隱藏,如隱藏在乳暈附近或天然皮膚的折紋內,並提醒患者在手術後無需要特別「進補」,只要均衡飲食,避免進食脂肪高的食物、吸煙及飲酒。除此之外,她亦鼓勵女士投入正常生活,保持恆常運動,如一周內進行約150分鐘帶氧運動等。

梁小蘭亦提醒,常吸煙、飲酒及肥胖的女士都是患乳癌的高危因素,其他的高風險因素包括早來經、遲收經、沒有生育過、沒有餵哺過母乳、或者收經後攝取補充的賀爾蒙的女士等,均會增加患上乳腺癌的機會。

詳細內容,即看:

了解有效的乳癌篩查技術即看:【下一頁】

【TOPick 6 周年】壓軸大獎送6部iPhone12(128GB):https://bit.ly/36yXkmI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郭詩詩